设为首页
|
加入收藏
首页
焦点
娱乐热点
汽车改装
时尚风向
职场技巧
时尚
教育动态
职场攻略
自然风景
房产政策
位置:
首页
创意灵感
这不是激增危言耸听
来源:
时间:2025-07-26 17:06:28
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?双11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?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【消费遇纠纷,就上黑猫投诉】
原标题:“双11”快递激增谁在贩卖你的快递隐私
一次网上购物经历就可能让你变成“透明人”,这不是激增危言耸听。网购商品的贩卖快递包裹上,都会贴有一张“快递面单”,双11主要用来记录发件人、快递收件人以及货物种类等相关信息,激增其中还包含收件人的贩卖姓名、电话、双11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。快递按理说,激增这些信息应该仅限于发货使用,贩卖必须受到严格保密。双11事实上,快递根据央视的激增调查,网上0.8元就能买到一张快递面单照片。
在一些地方,拍摄、窃取、贩卖快递面单已经成了一门“地下生意”。一些不法分子的疯狂骚扰、“精准营销”乃至五花八门的“钓鱼”,也因此有了可乘之机。从信息售卖、短信骚扰到电信诈骗,基于非法贩卖快递面单的黑色产业链,严重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、威胁到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,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整治之时。
贩卖快递面单不只是一个行业规范与否的问题,它本质上是一种侵犯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。既是违法犯罪行为就应依法惩治打击。以往,非法贩卖快递面单等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律不健全、违法成本过低。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,不管出售、购买还是窃取个人信息,达到一定标准都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而且买卖个人信息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。执法部门对每一起相关案件都做到有法必依、执法必严、违法必究,才能对不法经营者产生威慑,让他们不敢胡作非为。
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不只是国家机关的责任,快递过程中,要经过商家、物流公司、快递员等多个环节,它在不同环节对应着不同的责任主体——商家必须为消费者信息保密,不能非法收集数据;物流公司、快递员都必须遵循契约精神,尽到防止消费者隐私泄露之责,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。由此观之,商家加大投入采取严格的信息保密措施,物流快递企业采用“隐私面单”等办法努力降低隐私泄露风险,不是“增值服务”而是“基本服务”,不是“选择题”而是“必答题”。“隐私”这道题答不好,其资质合法性就存疑。当前,有关部门应建立一套更加严格的物流快递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,倒逼一些企业和从业者严格遵守法律规则、悉心守护公民信息安全。
快递面单泄露只是消费者隐私泄露的一种表现而已。眼下消费者的很多个人信息都被收录在各种商业平台、快递App、取件软件中,如何防止内部员工随意调取用户信息,如何防止黑客攻击获取隐私信息,这些问题既需要各家企业着力解决,也需要行业组织和有关研究机构加强调研,不断发明新的技术、制订新的工作流程。数据安全的背后是公众利益,往往还牵涉国家安全、国家利益。
“双11”已走过10多年,一场购物狂欢下来,快递量数以亿计。从刺激消费的角度看,它无疑是成功的。但由此引发的假冒伪劣商品、虚假折扣、误导宣传等问题也非常突出。与此同时,也要重视公民个人隐私被泄露乃至贩卖,警惕“双11”购物狂欢变成个人信息的“裸奔”。
李思辉来源:中国青年报
2021年11月03日02版
【上一篇】青岛金晶创立30周年暨压延三线技改投产仪式举行,企业新闻
【下一篇】中通西安散疆仓将正在4月尾正式投进运营/a>
热点新闻
婚介公司为女子介绍已婚男士 法院判决退还2万余元服务费
烟草抗青枯病突变体153
广交会知识产权投诉纠纷数量呈下降趋势
2020年2月27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,产业数据
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多发 这些问题要注意【健康】风尚中国网
崇义县水饺协会发布通知征求团体标准《艾米果》意见
重点推荐
抖音2023年12月累计受理支散侵权告收29843件
河北:对钢铁、平板玻璃等行业企业开展节能监察,经验交流
非法转让小客车配置指标 法院判决协议无效
银行强制搭售保险产品等行为仍存在 6家银行支行被点名
西安市多部分结开对滴滴、下德战小桔有车停止提示约讲
守好食品“防疫关” 福建责令800余家经营主体整改